欢迎来到华罗庚实验学校尧塘分校小学部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科研平台>>阅览文章
薛冰老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年级音乐节奏训练之研究” 课题》
《中期研究报告》

作者: 薛冰 | 发布时间: 2021/10/8 9:49:32 | 2633次浏览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年级音乐节奏训练之研究” 课题

中期研究报告

执笔:常州市金坛尧塘实验小学 薛冰

一、研究背景

节奏教学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他在音乐教学方面有两大独创:

1、声势活动用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的声音如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感受音乐的织体美、和谐美。

2、歌朗读是他第二独创这种方法最接近儿童的天性。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是完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的它一切从儿童出发让儿童自己动手完全打破那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他的这种教学法生动有趣发挥了儿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儿童在音乐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研究的意义和目

1、促使学校音乐教学规范化

2、促使节奏训练系统化

3、促使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

4、促使学校音乐教学特色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衡量学校的标准也由学生升学成绩转向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学校发展特色化必将是未来学校的主要竞争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拓展与延伸训练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方法与途径,多方位开发学生的音乐智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理论依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是渗透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整体化的音乐教育中,以音乐为主体,智育为脉络,德育为灵魂,把德育、智育、美育融为一体,有机的结合起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善良高尚,旨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使其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让学生做到终身受益。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作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使音乐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还特别提出:“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四、研究的内容:

(一)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研究

1挖掘生活中的节奏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知节奏的研究。贴近生活,抓住生活节奏。通过模仿、体验、合作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近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2借助节奏教学法培养学生感受与表现节奏快慢、强弱的能力的研究。

3借助民间与自制打击乐器并创编简单节奏进行节奏训练来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研究。

4歌曲教学中的语言节奏——按节奏朗读歌词。

5欣赏教学中为音乐伴奏,抓住音乐的节奏

(二)在课外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研究

1利用媒体资源有规律地播放节奏感较强的音乐让学生聆听,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研究。

2组建少儿合唱团、舞蹈器乐社团等课外活动团队并进行常规训练来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从而提高学生音乐能力的研究。

3积极开展专题性、竞赛性、趣味性、服务性等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培养低段小学生音乐节奏感、展示与提高学生音乐能力的研究。

五、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个体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研究。

2实验法:选择部分适宜课堂中训练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内容与课题进行教学实验,开展相关的实验研究。

3行动研究法:在自然、真实、动态的工作情境下采取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边完善的方法开展行动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掌握第一手资料,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4专题研讨法:分阶段召开专题研讨会,提高教师理论知识,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各阶段实验研究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找对策,提出改进的办法,并形成文字材料。

5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综述论证,学习、借鉴和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以保证本课题研究定位准确、方向正确。

六、研究的过程:

自课题开题以来 在研训中心的指导和学校的关心下,在课题组成员的齐心合力下,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扎扎实实地开展了课题的各项研究活动,使课题有效、有序地开展起来,做到了课题研究日常化,基本达到本阶段的研究目标。

1、开展了有效有序的课题研究教学课,课堂教学,实践服务于研究。

2、主题沙龙,阅读交流。

3、阶段性测验。

七、中期研究成果:

薛冰于2021年6月7日《少年素质教育报》第23期(C)发表论文《谈小学生低年级音乐节奏训练策略》

、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课题管理。在管理方法上实行“统一领导、分层管理、分层实施、分段研讨”,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化系统管理网络,并落实“三个”到位,即校长抓课题工作思路到位;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成员指导到位;教导处、教研处管理到位。并且,课题组成员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课题研究的活动之中。

2培训教师,更新观念。加强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教师利用音乐教研组学习时间和集体备课时间进行有关理论学习,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实验教师,让教师获得明晰的理念,使研究和教学实践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3为了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邀请本土专家或有经验的老师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

4严把课题研究实验关。课题组实验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研讨课,课题组成员要边研究边学习,及时反馈进展情况,并做适当调控,把研究有效地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去,并即时总结,积累、整理研究资料。

、完成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和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邀请专家的引领和指导,尽可能地为组内教师提供学习、观摩的机会,为课题研究创作各种有利条件,以理论促创新,谋求优化的探究活动和高效课堂。

2、加强课题的组织管理,注重检查落实。确定每学期研究目标,落实到每位课题组成员,定期开展活动,同时利用沙龙、教研活动进行研讨和交流心得。教师对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随时进行记录、整理、总结、交流。

3、收集识谱教学活动案例、识谱教学模式、教学反思、教学故事、研究论文、教学实录等素材,进行理论分析,归纳整理。撰写出各种科学性、实用性、指导性、示范性兼具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方案。

我们相信,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有学校领导的全力支持,有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能力,把这一课题研究不断深化,最终取得丰硕成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华罗庚实验学校尧塘分校小学部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尧塘街道尧汤路260号 电话:0519-82592085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