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思维层次 构建算法算理
2021秋尧塘实验小学第十六周数学教研活动
作者: 赵丽娟 | 发布时间: 2021/12/23 9:03:44 | 1840次浏览
伴着冬日暖阳,12月16日上午,尧塘实验小学低年级数学组相聚一3班,共同观摩了由孙赟老师执教的一节展示课《9加几》,整节课孙老师较好的运用了情景教学法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解决由连续情境产生的一连串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形成技能。
一、以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贯穿始终。
孙老师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学习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应用意识。本节课选取小猴分苹果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进而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情境符合一年级学生好奇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在探索中理解建构,在交流中深化方法。
整堂课孙老师始终围绕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来展开教学。首先以问题引领,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列式后教师及时提出问题:9加几怎样算?引入算法的探究。然后让学生 “独立思考,探索算法“,通过让学生借助学具小棒探究9加几的算法,帮助学生直观建立表象,提高思维能力。再通过“交流算法,讲清算理”环节,让学生解释、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孙老师让学生自己去交流、比较、反思和感悟各种算法,引导学生经历了由借助小棒解释算法、借助框架图说算法,脱离图看算式说算法的过程,学生对算法的掌握经历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通过有效地追问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最后引导学生“比较优化,总结方法”。凑十法是计算的基本方法,在这一环节充分让学生通过比进行优化掌握“凑十”的基本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孙老师很注重突出基本算法的展示,在学生说出“凑十法”后,让别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复述和借助小棒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本节课孙老师能运用情境教学法组织教学,把丰富的情境与具体的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解决问题与知识技能的同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