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学期尧塘实验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
作者: 赵丽娟 | 发布时间: 2022/2/13 9:15:18 | 1917次浏览
一、指导思想
2022年春学期,是我区教育发展的“绿色生态发展年”。依据区教育局开学工作部署和学校工作计划,本学期教导处紧紧围绕“落实‘双减’ 增效赋能”这一目标,以研究课堂教学为切入口,全方位监测教学过程。坚持“质量立校”的工作理念,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
二、工作思路
全面落实“一个中心,两个研究,三个抓手,四个提高”。
“一个中心”:即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探究“实、活、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两个研究”:一是开展各项常规制度的审查和研究,力求与日常教学全面对接;二是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研究,构建新型校本教研文化。
“三个规范”:一是规范备课;二是上课;三是作业和辅导。
“四个提高”:一是促使日常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促使青年教师、新进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的提高;三是促使教研队伍研究水平的提高;四是促使学校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的成绩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
(一)规范教学管理细则,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没有好的管理,没有规范的制度,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更谈不上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的有效性。本学期教学管理工作更重视过程管理,细化管理,细节管理。
1.课程计划 全面落实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上足、教好每一门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建立科学的巡课机制,教导处组织人员定时巡课,确保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除了在开齐开足各门国家课程的同时,思考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路径。在暑期思考架构的前瞻性项目中,拟把这一块作为学校花儿绽放课程群中的种子课程,生长性阅读、结构化数学、游学式英语、浸润式艺术等都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路径。
2.严把五关 督查为先
(1)“备课”关
行动一:扎实开展集体备课
本学期我们将抓好集体备课,形成“个人思考+集体讨论+形成共识”的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有:研读课程标准,明确教学要求;安排教学进度;讨论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等。集体备课做到“五统一”(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重难点、统一习题、统一测试);“八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备教法、备学法、备作业、备辅导)。
备课组长每单周组织集体备课一次,活动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而且要有详细的记录(记录中要有讨论记录)。
行动二:明确细化备课要求
备课应追求“规范+实效”,让备课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本学期除区发展中心对个别学科的特殊备课要求外,其余学科全面采用电子备课的形式进行日常备课。期初利用教研组会议的契机教导处明确学校电子备课的整体要求和格式规范,各教研组长进行组内传达并二次细化每个学科的备课要求,尤其是二次备课的要求。建议教研组长备好一节示范课例,学期初每个组第一次的教研活动统一以“解读教研计划 明确备课要求”为主题,组长除了要向全组解读学期教研计划和主要活动安排之外,还要结合范例重点解读如何进行本学科的日常备课,让每一位老师都能提升自主备课的质量。
行动三:完善落实督查制度
继续实行每月一次的备课检查制度,对于备课中的问题必须和当事人及时沟通并进行整改,并在之后的检查中及时跟踪“问题备课”。每次检查过后形成图文并茂的反馈挂网公示。
(2)“上课”关
基于“双减”背景,只有立足于课堂研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才能真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学的快乐。
立足“常态课”:要求教师上好“常态课”,把真实的一面反映出来,以便听课教师与其交流,指出不足或改进建议(这里主要指的是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之间的互听互研)。
研究“教研课”:要求每个教师围绕研究主题上研讨课,让研究课真正为教学服务;
探讨“专项课”:一般课堂研讨主要是新授课,部分教师对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等课型的研讨感到无所适从,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适当穿插这种课型的研讨和共磨。
展示“观摩课”:让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展示自己曾经打磨成熟的“精品课”,既可以让她们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也可以让学校的其他老师与时俱进汲取当下的课堂结构和理念。
推进“考查课”:加强音、体、美、科学、思品、综合等考查学科的知识性、技能性、实践性考查,根据学校现状,召集相关学科的主任、组长、老师商定校本考查制度,构建更加完备的监测体系,建立更全面的教学质量观。
教导处对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实行全方位各种形式的常规检查,采取四级管理的方法,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一是学校各级行政人员听随堂课,并对听课老师作出指导;二是通过“师徒结对”活动,师傅对徒弟的指导;三是“同伴互助”,同年级的老师互相听课、指导;四是各教研组的研讨课和公开课互研。
(3)“听课”关
听课要“勤”,每个教研组听完课要组织评课,并有评课记录;外出学习听课的教师,
回校后要在教研组内交流学习心得。教导处加强随堂听课,及时了解课堂教学动态。原则上每学期每人听课不少于20节,听完课要及时评课并有听课反思,对存在的问题与教师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4)“作业”“辅导”关
用好每位教师手中的“教学工作手册”,把如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作业设计和优化
作为日常教研活动的重要主题之一进行思考,在集体智慧和个人思考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作业,分层布置作业,综合考评学生的学业成绩;日常辅导要“细”,建立学困生档案,使辅导工作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力争做到“减负不减质,高效不高压”。教导处将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5)“督查”关。
本学期继续实行年级组教学质量督导制度,以规范教学行为。一方面抓好教学质量督导:根据不同年级段的教学要求、师资队伍情况和学生年龄特点,开展质量督导,重在对教师工作状态、学生学习情况等做出随机诊断性的了解和分析,提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并组织学生进行系列专项竞赛,如一二年级整班朗读竞赛、二四年级写字情况评比、英语四年级书写比赛、1-6六年级口算能手比拼、小小数学家竞赛、英语作文竞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展示学生的风采,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另一方面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督导:听课、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水平分析等,学校每月抓一个重点进行检查,采用教研组重点检查及教导处抽查的形式。并对检查情况汇总分析,挂网公示和公众号推送。让每个老师都清楚地知道平时教研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增强参与度!
(二)抓师资建设:强化教研工作,提升业务水平
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为着力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本学期主要作好如下教研工作:
1.校本教研 品质保证
根据发展中心期初的计划安排本校半日教研活动的时间,对个别学科的校本集体教研的时间进行微调,尽量与区学科教研不冲突。要求每位45周岁以内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在校(年级组)内展示一节公开课。此外,本学期还将组织一次各学科命题比赛。
2.联盟校共研 资源共享
利用联盟校每学期的活动安排,和兄弟学校共同搭建互动研讨和交流的平台,把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校际分享!
3.交流学习 分享共学
一是要继续学习课程标准,充分理解标准的核心理念,掌握本学科及本年段的目标要求,加强对核心素养、学科关键能力的研究与探索;二是要加强《课程范式》、常州市《学科教学建议》、《学科关键能力培养和评价》的学习,切实加强课型研究,形成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新范式,促进有效教学理念及方式的落实。
本学期教导处结合2022年春学期的学校“双减”工作计划思考:如何重构“双减”下的学校生活,优化“双减”实施落地的有效路径。会上张五芳副局长提到双减工作之前先思考什么是双减,只有认识到位,才能行动有效。这就首先要求我们基于儿童立场,对双减的价值进行厘清,系统推动学校整体变革。有了深刻的认识,再立足提质增效实践推进,整体设计学生校园生活。从课程全要素、生活全流程、学习全过程三方面重构校园生活,让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充满信心。 其中通过丰富课程内容,统筹课后辅导,整体关照学生从进校到离校全天生活的舒适感、愉悦感、成就感,科学设计每学段、每学期、每天的校园生活流程、系统转变课堂学习全过程等方式让双减落地。最后还要保障跟进:聚焦多元需求,协同提升“双减”实施水平 。
学校努力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将组织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化培训,并要求人人达标:比如微视频制作、希沃白板学习、会进行简单的音视频剪辑等,也是为将来建设新学校提前准备!
4.同伴互助 青蓝共进
学校依托各类学习平台,借助“名师工作室”,“乡村培育站”“课题组”等切实推进展开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同伴互助与师徒结对工作同步进行,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基本功,及落实课堂改革的基本技能,
5.网络平台 拓展空间
引导、督促教师充分利用好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省教研室“教学新时空”、常州市“教学新视野”等平台,开展网络研修专项培训活动;支持各学科通过“魔灯”平台开展网络研修活动。创设QQ教研、微信群等多个网络教研平台。倡导教师写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学案例、问题讨论等教研足迹,为学校、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教研资源和个人成长经验。
(三)抓学科建设:开展多彩活动,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本学期根据“花儿绽放课程”的实施和推进进行环境创设和资源整合,通过萌芽、拔节、生长和绽放课程群的实施,组织开展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各项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沐浴书香 悦读幸福
为进一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学校利用每天中午的“悦”读时间,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使浓郁的书香充盈在校园的每一个班级每一个角落,让“生长性阅读”成为了校园一道永恒而亮丽的风景线。本学期将不断深化,并使之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
2.学科节日 异彩纷呈
学校将继续开展极具学校特色的“阅读月”、“数学周”、“科学节”、“六一庆祝活动”等学科节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尝试开展必背古诗词考评、跳蚤书市、书香班级评比、阅读小博士评比等系列活动,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
3.社团活动 个性张扬
学校利用周二下午的社团活动作为拔节课程群的重要实施渠道,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开设艺术类、文学类、书画类、体育类、棋类、科技类等以实践性、趣味性为主的社团活动,力争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四)抓学习习惯:注重和谐发展,提升人文品质
1.习惯养成 重在坚持
要建立学校学习习惯培养的长效机制,制定年段学生习惯的培养的主要内容与目标,注意习惯培养的序列性,以“知晓、严格、坚持”,确保学习习惯培养的实效性。“知晓”,即教师与学生知道习惯培养的重要及内容;“严格”,即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必须严格执行,严格训练。“坚持”,即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意志的磨练。做到月月有重点:二月、三月侧重培养学生专注听讲的习惯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四月、五月侧重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和规范书写的习惯;六月侧重培养学生善思深思的习惯。
2.转变观念 授人以渔
要求教师转变在现代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变“指挥者”为“引导者”,研究学生的学习起点,充分相信学生,从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教学。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习得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获取自主学习的钥匙。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敢于担当,牢记使命,新学期在“双减”、课程实施之路上开启新一轮的征程!引用习主席的新年祝福:“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四、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拟定工作计划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
3.各教研组计划挂网
4.各学科教材分析活动
5.迎接区开学工作督导检查(备课、上课、寒假作业)
6.各教研组、学科(备课)组常规活动(第一周正常活动)
7.校级二、四年级写字团体赛培训启动
8.晨跑、大课间、各社团活动照常开展
9.毕业班老师座谈会
三月份:
1.数学等学科校本教研计划交流
2.各组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3.整班朗读比赛(校级启动)
4.校级二、四年级写字情况摸底(上旬)
5.区二、四年级写字团体赛(中旬)
6.语文统编教材培训
7.小语主题研讨活动
8.组建校级“小小数学家兴趣班”
9.校级三年级学生英语整班比赛摸底检测(中旬)
10.校级英语教师评优课启动
11.常州市小学科学评优课竞赛
12.区小学科学单项技能比赛
13.参加常州市《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
14.参加常州市“数字化学习”研讨交流活动
15.艺术组积极准备区竞赛活动
16.参加区中小学球类比赛
17.第一次常规检查(备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情况反馈)
四月份:
1.各教研组、备课组常规活动
2.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系列主题活动
3.区小语整班朗读比赛
4.常州市小学生写字团体赛
5.组织校级第四届小小数学家评比活动(4月下旬)
6.校级一年级、四年级数学口算达标调研检测(下旬)
7.青英汇及乡村培育站研讨活动
8.参加区综合实践基本功评比
9.区美术老师课堂研讨活动
10.参加常州市小学信息技术同题异构活动
11.组织学生训练,参加艺术节比赛
12.筹备以“庆六一”为主题的各类校园艺术节活动
13.筹备校级春季运动会趣味田径运动会
14.第二次教学常规检查
五月份:
1.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2.各教研组、备课组常规活动
3.小语毕业复习研讨活动
4.校级“迎六一”语文学生素质比赛(上旬)
5.区级“迎六一”语文学生素质活动
6.市级整班朗读校级评比(下旬)
7.校级二年级数学口算检测、五年级口算能力检测(上旬)
8.校级三年级数学口算检测、六年级口算能力检测(中旬)
9.开展金坛区2021年小数毕业复习研讨活动
10.组织参加常州市小学阶段学业质量常规抽测(5月下旬)
11.区级 “迎六一第四届小小数学家评比活动”;(区级口算调研同步,年级随机 5月下旬)
12.区英语主题活动课程成果展示(九)
13.区六年级英语毕业研讨暨青英会活动
14.组织基于科学探究的小学生科学单项技能比赛(第四届)活动
15.参加常州市道德与法治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评比活动
16.参加区信息技术研究课活动
17.开展“庆六一”主题校园艺术节活动
18.第三次教学常规检查
19.毕业班学生动员会,教师座谈会
六月份:
1.区小语新教师课堂教学调研
2.校级“庆六一”英语手抄报比赛
3.电教教材的征订和分发工作
4.参加区教师多媒体软件(微视频)比赛
5.参加区音乐、美术同题异构活动
6.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工作总结
7.各教研组、备课组常规活动
8.教师自主报名参与常州市“名师大学堂”培训活动
9.各学科教学质量分析
10.各种资料收集上交
11.拟定下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