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冰老师同题异构《箫》教学设计
作者: 薛冰 | 发布时间: 2022/4/13 16:05:15 | 2746次浏览
《箫》
教学内容:学唱汉族民歌——《箫》
教材分析:《萧》是一首2/4拍,抒情优美,愉快欢乐的汉族民歌,采用了《紫竹调》的曲调,旋律流畅、起伏、优美,中等速度,表现出了浓厚的江南民歌风味。口语化的歌词唱出了小宝宝学会吹萧以后的欢快、愉悦的心情。歌曲的旋律悠扬,节奏较为宽松,以八分、四分音符为主,偶尔在一小节中出现四分附点音符,刻画了宝宝学会吹萧以后,得意洋洋、摇头晃脑的可爱、憨厚的神态,歌曲中“吁底吁底”衬词的运用,使歌曲更形象,更富有童趣。萧,是竹制的中国传统乐器,又名“洞箫”,发音清幽。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演唱汉族民歌《箫》,感受歌曲流畅、起伏的旋律,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抒情、愉悦的情感。
2、知识与技能:认识中国民族乐器“萧”,并能用连贯、流畅、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
3、过程与方法:运用听、动结合的方法,小组合作的形式,采取自学和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歌曲,体验歌曲情绪,了解音乐形象,并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教学重点:通过演唱歌曲《箫》,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以及流畅、舒展的旋律,体验歌曲所蕴含的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能运用连贯的、有支持的气息,舒展、流畅、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萧、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课题:
(一)认识中国传统乐器“萧”。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乐器(出示乐器萧),请问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
生:……(如学生误认为竹笛,下一步就要讲解“萧”和“竹笛”的区别)
(二)了解“萧”和“竹笛”的区别:
师:播放用“萧”和“竹笛”演奏的视频音乐各一段,请学生说一说萧和竹笛的异同,教师作总结。
生:……
(三)揭示课题:
师:嗯,你们回答的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叫——《萧》,它是一首汉族名歌。(多媒体出示课题)
(说明:针对农村孩子知识面相对较狭窄,可能有很多孩子都还不认识“萧”这件乐器。所以采用“视觉、听觉”为先,从认识中国传统乐器“萧”入手,并了解萧和竹笛的区别,感受萧的音色特点,逐步导入课题,一举两得。)
三、新授歌曲《萧》
(一)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学生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师:范唱歌曲《萧》,并给学生提出听赏要求。
生:静听教师范唱歌曲,并思考问题。
思考: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歌曲中主要描写了什么?
(说明:完整地聆听歌曲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形象,在听赏前给学生提出听赏要求十分重要,启发学生在听赏中的思维方向,同时留下想象的余地。)
(二)学唱歌谱
1、教师范唱歌谱,请学生找一找歌谱中旋律相同的乐句。
2、教师钢琴伴奏,师生接龙视唱歌谱。
3、注意最后一句中的附点音符及连线的作用。(解决难点)
4、小组合作,有选择地视唱部分曲谱。
5、在钢琴伴奏下,用LU音连贯的哼唱乐曲,体验歌曲优美、流畅的旋律。
(说明:教师范唱全谱,先给予学生一个聆听正确示范的机会和视唱前的缓冲过程,再把枯燥的识谱学习融入师生接龙游戏中,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省心,在不知不觉中熟悉音位、掌握音高。)
(三)学唱歌词
1、再次聆听歌曲原唱,请注意一字多音的地方。
2、教师播放歌曲《萧》伴奏音乐,学生集体轻声跟唱,自学歌词。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试着填入歌词。
4、指导学生根据歌词或者乐句的分句进行呼吸,以保持连贯。如:ⅴ
5、跟着钢琴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
(一)启发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和意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说明:让学生再次聆听范唱,再集体跟着伴奏音乐自学歌词,对于不够擅长演唱或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以互助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歌唱自信心的树立。)
要求:用明亮、连贯、舒展的高位置声音演唱歌曲,演唱时以理解歌曲的感情为主,以情带动声音、以声渲染情感,表达歌曲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第一、二句要表现小宝宝得到一管萧的喜悦心情。
第三、四句要唱出小宝宝吹萧的认真劲儿。
第五、六句要表现小宝宝学会以后的高兴心情。
(说明:启发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和意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用较高的声音位置演唱歌曲,培养良好的歌唱能力。用较高的声音位置演唱歌曲,培养良好的歌唱能力。)
(二)运用多种演唱形式(领唱、对唱、齐唱)演唱歌曲。
(三)师生相互及时评价。
(说明: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唱会、唱好歌曲,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绪和形象。师生及时评价有利于学生互相监督,建立自信,共同进步。)
五、拓展部分:(在课堂时间充足的条件下完成)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即兴伴奏。
要求:伴奏音型要符合歌曲情绪需要及节拍的强弱规律。(如发现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可以参入指导。)
2、师生共同评价:
说明: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即兴伴奏,既能体现出学生对歌曲情绪的理解程度,又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还能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注:如课堂时间不允许,本环节就留给学生课后去构思,为下节课作准备。)
六、本课小结:
1、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下课,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