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冰老师校级公开课《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作者: 薛冰 | 发布时间: 2021/12/1 15:43:24 | 3260次浏览
教学设计
【课题】四年级音乐《踏雪寻梅》
【教材简解】
歌曲《踏雪寻梅》是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的歌曲,教学时间恰逢圣诞与新年,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以冬天的情景为纽带。这是一首简短而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全曲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趣。四二拍,三段体曲式结构,整首歌曲风格统一,旋律与歌词的配合恰到好处,唱起来十分流畅、亲切。歌曲中运用了强与弱、连音与断音、附点与非附点等对比表现手法,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深刻地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目标预设】
1、学会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踏雪寻梅》,表现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
2、能对歌曲的歌词、旋律进行赏析,并在聆听、比较、表现、创编等活动中充分体会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3、通过学唱《踏雪寻梅》,感受歌曲时代风格和高雅的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的想象,体验“冬的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踏雪寻梅》。
难点:弱起句的正确演唱,连音与断音的对比。
【设计理念】
音乐是富有情感的艺术,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本节课我以激发兴趣为突破口,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美感,教学设计中我运用多样的方法:创设情境法、谈话讨论法、对比演示法、节奏律动法、图谱示意法,促使孩子在充分的体验中既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方法技能的领悟。
【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环节:冬之韵——创设情境→冬之景——品读歌词→冬之歌——学唱歌曲→冬之音乐会——歌曲表现→冬之故事——拓展典故 首先以《铃儿响叮当》作为导入。再通过图片、文字、音乐的视听结合学习歌曲,让学生通过“读”的方式初步表现歌词的情感,为歌曲学唱打下基础。在歌曲学唱过程中,通过视唱、听唱法、填词唱、默唱等方式,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在歌曲表现环节中,通过欣赏、引导、示范、加入伴唱和打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完整地表现歌曲,整个过程是整体感知、分散解决,完整表现。最后通过简短的文化故事拓展,为这节课做了一丝点缀。整节课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教学。
【教学过程】
一、冬之韵——创设情境。
1、在《铃儿响叮当》的音乐中体会冬之韵的意境。
(学生聆听《铃儿响叮当》音乐走进教室。)
师:同学们,刚才走进教室时听到的歌曲你们熟悉吗?
生:《铃儿响叮当》
师:让我们一起来唱上几句吧!(师生齐唱)
师小结: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随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上。
【设计意图:《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情绪欢快的描写冬天意境的歌曲,学生都会哼唱,把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作为导入既可增添课堂的活跃气氛,又能为接下来“响叮当”的教学作铺垫。】
2、感受 “响叮当”的断音和由远及近的效果,解决难点之一。
(1)用稍慢的速度跟琴视唱曲谱。
师:虽然我们在温暖的南方,看不到白雪皑皑的景色,可是这叮当的铃声却来到了我们的教室,你们看!我们的屏幕上也出现了,每个铃铛里都藏着一个音,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3 5 5 0 | 2 5 5 0 | 3 5 5 0 | 1 i i 0 |
生:跟琴视唱每个铃铛里的音符。(引导学生注意八分休止符及最后一个铃铛的音准,可用科尔文手势来辅助教学)
(2)对比听唱。加上断音记号,引导学生唱的跳跃有弹性。
师:唱的真不错,现在你们来听听老师跟你们唱的哪里不一样?(师范唱)
生:老师的声音跳跃有弹性。
师:原来加入了这种记号,可以让铃铛声更清脆悦耳,我们也来试一试。(出示断音记号,让学生说一说记号的名字,再唱一唱)
(3)加上歌词“响叮当”,把铃铛连起来唱一唱,唱的短促有弹性。
3 5 5 0 | 2 5 5 0 | 3 5 5 0 | 1 i i 0 ||
响 叮 当 响 叮 当 响 叮 当 响 叮 当
(4)如何表现从远处慢慢走近的铃声呢?(力度作渐强处理)
【设计意图:视谱教学是歌唱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音准,更重要的是表现曲谱的内容。在此环节的设计中,循序渐进地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感受断音记号的演唱效果,事先解决了歌曲教唱环节的难点之一,从而为歌曲的表现打下基础。】
3、视听结合,引出课题。
师:清脆的铃当声伴随着另外一种声音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请听……
(播放《踏雪寻梅》的音乐和腊梅组图,师在前奏处打舌来模仿驴蹄声。)
师:这首歌曲美不美?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各抒己见。(预设:有人在骑驴赏梅花等)
师:是啊,大雪初晴时,有个人在悠闲地骑着小毛驴从石板桥上缓缓向我们走来,一路欣赏着那傲立雪中的腊梅。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体验“冬之韵”的意境,—起《踏雪寻梅》。
二、冬之景——品读歌词。
1、师生有感情地朗诵《踏雪寻梅》
师: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喜欢用他们的笔来描绘冬天的美景,尤其是那幽香阵阵的梅花,更是为众人所沉醉,接下来请和老师一起有感情地吟诵这首如诗般的歌词。(播放《踏雪寻梅》伴奏作为背景音乐,师对“雪霁”“灞桥”的意思作解释。)
生:跟师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介绍歌曲背景。
师:这么一首富有诗情画意的歌曲是谁创作的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
它的词作者是刘雪庵,他是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为新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的老师黄自,也是这首歌曲的曲作者,也是位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奠基人。
【设计意图:充分理解歌词,体会并能准确表达歌词的意境,是唱好歌曲的前提。在此环节的设计中,通过师生有感情地朗诵,帮助学生充分感受、领悟、最终正确表达歌词的情感,结合歌曲的创作背景,进一步拓宽了学生音乐视野,积累了知识。】
三、冬之歌——学唱歌曲。
1、二听师范唱,体会歌曲的连贯与跳跃。
师:这么美的歌曲老师情不自禁地想唱一唱了,请你们找一找哪些乐句是连贯的?哪些乐句是跳跃的?请你用肢体语言来告诉老师。
生:找出“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和 “响叮当”的旋律是跳跃的。“骑驴灞桥过,铃儿响叮当”和“好花采的供瓶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的旋律是连贯的,并用肢体动作表现。
师及时评价:同学们的感情真丰富,尽管我们还没有学,可是我看到许多同学都能用那么丰富的肢体动作,那么美得微笑,表达了对这首歌曲的理解。
2、学唱歌曲。
1)学生跟琴用较慢的速度完整视唱全曲。
2)分句填词唱,重点解决难点之二——弱起。
第一处:
引导学生“骑驴”的“骑”轻巧地一带而过,“驴”字可唱的强一些,气向前推。
②第二处:
师:看到了这么美的桃花,我们一定会忍不住深深地去闻花,然后发自内心感叹唱出“好”。
师追问:哪个字要唱的强一点?
生:“花”。(曲谱中出现力度记号f)
3)放慢速度跟琴完整默唱全曲。
4)跟琴完整演唱全曲,师进行及时评价。
5)歌曲处理
①师提醒休止符号、断音记号
②提问:歌曲中哪些乐句适合用连贯的声音演唱?哪些适合用跳跃的声音?
6)加速跟钢琴完整演唱,师及时点评纠正。
7)跟伴奏唱:第一遍听伴奏默唱,第二遍跟伴奏唱。
3、加入伴唱
1)老师在第2、4、6、8小节加入叮当 叮当的伴唱,在四次“响叮当”处加入碰铃,与学生合作演唱。
2)学生试着加入伴唱和伴奏。
3)师生合作。
4)生生合作。
【设计意图:唱歌教学是整节课的重要环节。前面环节的设计已为歌唱教学打下的基础,再通过视唱、听唱法、填词唱、默唱等方式,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而伴唱和打击乐器的加入,使整首歌曲表现力更为丰富。】
四、冬之音乐会——自主实践(表演唱)。
1、为《踏雪寻梅+铃儿响叮当》设计打击乐,进行表演唱。
师:冬天万物凋零,万籁俱寂,显得格外冷清,圣诞老人也乘着雪橇来到了我们的教室,请你们用我们的课堂乐器,为萧条的冬天奉献一场热热闹闹的音乐会好吗?
生:展开小组讨论,设计合适的方案。
2、分组汇报、交流。
3、师生共同探讨方案的可操作性,指导学生练习。
(提示学生可分成朗诵组、演唱组、打击乐器伴奏组,配音组可用口技模仿驴蹄声为歌曲加上前奏和尾声)
4、完整地配乐演绎歌曲。
【设计意图:此环节充分运用合作讨论的方法,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将朗诵、演唱、打击乐伴奏融于一体,把整节课的线条都串联了起来,在捕捉学生创作灵感的同时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也把本节课推向高潮。】
五、冬之故事——拓展典故(机动)
1、关于《踏雪寻梅》的典故。
师:关于《踏雪寻梅》,我们不得不说到一个人,他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据说孟浩然年轻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无论下雨刮风总是在沙塘上走来走去,好像在寻找着什么。一个大雪天,孟浩然再次在沙塘上来回走,留下一排排脚印,路人忍不住问他在找什么,孟浩然答道,他在寻梅。路人望着他踩出来的一排排脚印,确实很像梅花。因此有人送了孟浩然一首打油诗:“数九寒天雪花飘,大雪纷飞似鹅毛,浩然不辞风霜苦,踏雪寻梅乐逍遥。”其实,孟浩然是喜欢在这样的环境里寻找写诗的灵感。后来唐代就流传这样一句话“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用来形容文人雅士赏爱风景苦心作诗的情致。
2、师小结
师:白茫茫的大雪、欢快的雪橇、清脆的铃铛、幽香的腊梅给我们这节课带来的美得享受,最后让我们在合唱版本的《踏雪寻梅》音乐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