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老师同题异构《箫》教学设计
作者: 陈凤 | 发布时间: 2022/4/13 15:41:32 | 2574次浏览
《箫》同题异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能用连贯、有支持的气息和舒展流畅、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
2、通过演唱汉族民歌《箫》感受歌曲流畅、起伏的情绪,体验歌曲所表的抒情、愉悦的情感,体验歌曲所蕴含的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乐器、渗透传统民族音乐,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
1、能唱好歌曲中出现的一字多音处
2、渗透传统民族音乐。
教学准备 :
钢琴,幻灯片,多媒体、洞箫、竹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教师弹琴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好!生:你好!你好!陈老师你好!
2、教师弹奏音乐
发声练习Do-Re-Mi-Fa-Sol-La-Si-Do,上下行唱两遍。
二、问答式导入、师生问答互动
1、说说自己认识的民族乐器
师:同学们,咱们中国的民族乐器很多,谁能给我们讲一下你了解几件乐器?
生:有笛子,葫芦丝,二胡 ...
师: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很多,除了刚才同学们讲到的,像古筝、琵琶、唢呐、箫等等,还有好多的。今天呀我带来了一件乐器,
2、辨别“箫”和“笛子”【教师出示民族吹管乐器箫实物】
师:谁知道这是件什么乐器?
生1:笛子,生2:箫
师:没错,就是箫。
师:有的学生说是箫,有的学生说是笛子、不好辨认【教师出示笛、箫实物】笛是横着吹、箫是竖着吹。
3、介绍“箫”
师:同学们!笛、箫是同族同源、都是源于远古时期的古哨,新石器时代开始竹制,在汉代时期箫称之为“羌笛”,羌笛原为古代居住在四川、甘肃一带的羌族人民的乐器。唐代以前笛、箫不分,至唐代后笛箫概念基本分开、横吹为笛、竖吹为箫。
4、聆听“箫”的音色
师:让我们来听一听它的音色是什么样的。【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片段】怎么样?
生:好听!
师:它的音色是什么样的?
生:是低沉的。
师: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一首【播放民乐曲《喜洋洋》】
师:这个笛子的音色跟上一首有没有区别,是怎样的?
生:明亮、快捷
师:回答的很好!
5、让学生试吹箫,更了解箫
师:下面请哪位同学来试吹一下,
生:学生试吹箫。
师:好!有问题,刚才前面几位同学没吹响、而后面的一个同学吹响了、为什么?谁来告诉我?
生:方法不对
师:对了!主要原因是方法的问题。吹笛、箫不但要有正确的方法,还需要细心和耐心。
三、教唱歌曲
1、师:刚才我们了解了箫的历史和音色,也是试着吹了一下它,它能发出不同的声音,接下来我为你们还带来了一首有关箫的歌曲、歌名就叫《箫》
2、聆听歌曲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的旋律。
3、按节奏读歌词、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来看歌词:“一根紫竹直苗苗,送给宝宝做管箫,箫儿对准口,口儿对准箫,箫中吹出时新调,小宝宝,吁笛吁笛学会了。
(1)、引导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2)、教师用琴弹奏歌曲旋律,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4、学唱歌曲
(1)、出示歌谱,跟琴学唱歌谱
(2)、师生合作,练习歌谱
(3)、请学生自己跟琴唱歌词
(4)、教师指导歌词一音多字处
5、完整演唱歌曲
(1)用高兴的心情演唱歌曲
四、拓展,渗透民族传统音乐
1、音乐故事《冼星海与箫》
师:接下来我给同学们讲一个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与箫的故事:伟大的人们音乐家冼星海、从小跟着外祖父居住在江边的大堤下面,到了晚上的时候、随着微风会传来一阵阵美妙的声音。每到这时小星海就问外祖父;这是什么声音?那是什么歌?这时外祖父发现幼小的小星海很喜欢音乐,于是就用竹子给小星海做了一支短箫,跟着外祖父学吹 箫,小星海得到了这支短箫爱不释手,很快就学吹会了好多小曲和民谣。后来冼星海带着外祖父为他做的那支短箫远渡重洋去了外国学习音乐,学成后又带着那支短箫回到祖国,直至后来成为了我国伟大的人民音乐家。
3、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同学们通过冼星海的学吹 箫的故事,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冼星海很坚定。
师:对!冼星海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立志坚定学音乐当音乐家,经过不断的努力实现了理想。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有自己的远大理想,而现在就要为自己理想而努力了!
4、再次完整演唱歌曲
师:让我们充满希望和热情再次演唱歌曲《箫》
六、教师小结
师:好!同学们这节课上的很好、了解认识了很多我国民族乐器,中国的民族乐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希望同学们都喜欢我们的民族乐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