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罗庚实验学校尧塘分校小学部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学天地>>教研活动>>语文>>阅览文章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
——2022年秋学期第十周磨课报道

作者: 汤丽芳 | 发布时间: 2022/11/2 10:08:21 | 1859次浏览


爱,无处不在:爱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珍贵礼物,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徐粉红老师和赵秀芝老师分别执教了《父亲、树林和鸟》和《富饶的西沙群岛》。

《父亲、树林和鸟》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生动地讲述了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表达了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徐粉红老师以谈话导入新课,让学生畅谈感受,渲染与课文相对应的气氛,让学生去感受,促使学生进入具体的课文情境。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根底上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深入学习课文。如我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的亲。”“茫然形容完全不了解或不知所措的样子,那我为什么茫然地望着父亲?学生却不大理解。所以在讲解时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茫然凝神静气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父亲却说林子里不少鸟。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这么说,所以茫然地望着父亲。 父亲凝神静气地站在树边,从中可以体会到父亲不想惊动鸟,看出父亲对小鸟的喜爱。而在最后听了父亲的话,为什么心里掠过一阵沉重,也由衷地感到快乐?学生在理解这句时能体会到的只是第一层意思,我心情的沉重是因为小鸟在黎明飞翔时最容易被猎人打中,而对于我又由衷的快乐却无法理解,在讲这部分时,让学生联系前面所提到的父亲一生喜欢小鸟,对小鸟非常了解,而且他不是猎人,是不会去伤害小鸟,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学会与文本对话,抓住重点词句,深入感受父亲知鸟爱鸟。促使学生得到感情的熏陶。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时赵秀芝老师很注重兴趣的培养,导入课题时,老师先出示西沙群岛一词,问:西沙群岛在哪儿?然后出示电子地图,通过地图把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交代清楚。再接着让学生自学课文,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思考:西沙群岛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在学生自由谈印象中,从而引出了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在讲读课文中,老师用开放式的句式:西沙群岛有     。通过默读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交流反馈,老师板贴,使课文主要内容清晰明朗。然后对文本进行细读,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加深理解。最后结合图片,模仿的片段进行仿写。每一个环节注重开放性句式的引领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呈现新颖、有序,做到环环相扣。

(供稿:汤丽芳)

IMG_2274(20221102-123903).JPG

IMG_2276(20221102-123904).JPG

IMG_2278(20221102-123904).JPG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华罗庚实验学校尧塘分校小学部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尧塘街道尧汤路260号 电话:0519-82592085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