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写话训练的有效性研究》研究方案
作者: 华晨 | 发布时间: 2024/3/6 11:30:50 | 1360次浏览
课 题 研 究 方 案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写话训练的有效性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低年级写话是学生学习作文的基础,在这个基础阶段《课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写话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写作的启蒙,是引导学生迈入作文大门的关键。
1.基于教学改革的需要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程总目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由此可知,写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基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写话刚入门,这是一个难点,学生一提到写话就感到头疼,无从下笔。有的学生为了应付,随便写几行字,或从某些书上抄几句。有的学生写的话咋一看还不错,书写工整且有一定篇幅,但只要仔细一看,问题就出来了,文不成句,前言不搭后语。如果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就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充分挖掘教材中资源,扎扎实实地进行言语实践活动。我们教师必须要努力挖掘教材,打开思路,让学生获得知识、方法、情感、能力等诸方面的培养,发展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语言。
3.基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并非天生而来,也非一朝一夕便能促成,这依赖于教师长期的指导和培养,那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不具备深厚的语文素养底蕴,对学生的写话指导不能有效进行,试问孩子的语文表达水平如何提高?事实证明,学生的写话能力得不到提升,很大程度上是教师在课堂上训练不到位造成的,教师课堂的训练还是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运用不到位,没有充分挖掘出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训练点。与此相反,如果教师能够细致到位地进行教材研读,能够恰当充分地解读文本,把握文本中的训练点,追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想出妥当的解决办法,设计更为合理,有效的课堂作业和课外习题,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便能得到有效而实在的提升。因此我们研究“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写话训练的有效性”这一课题,主要目的是让教师的课堂教学扎实有效,让教师从教材的深度挖掘中真正走近文本;走近学生;走入课堂;从而提升语文教师的素养。
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写话训练的有效性的基础上,探究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写作,让学生敢于写、乐于写、善于写。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言文字的运用”,就是注重“表达”,强调写作能力的培养。写话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是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的重要根底,它是学生写作的启蒙,是引导学生迈入作文大门的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称第一学段的写作为“写话”,指出一二年级的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慨号。”
2019年部编版教材投入使用,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要求明显提高,教材提供了许多写话的题材,但是对乡村学校的孩子来说难度较大,教师缺乏系统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使用都比较随性。
教学现状:
教师对低段写话教学不够重视,虽然教材中已有“说话写话”素材,但他们仍只看重识字、阅读教学,没有采取必要的写话指导。教师缺乏有效的、系统的指导方法,教学时就显得随心所欲,往往强调学生“多写”,却忽略具体的策略。部分教师直接给学生抄写范文,背诵范文,或者统一指导一两篇范文以应对考试,学生不知变通。
许多学生对写话兴趣不高,普遍认为写话是一种“苦差事”,讨厌写作,惧怕写作。写话不知如何入手,不知怎样遣词造句,标点使用错误很多,不知道如何安排写作的内容,写作顺序。学生的阅读量少,积累少。生活经历少,校园活动少,缺乏写作的素材和真实的感受。
三、概念的界定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识字的重要途径,作文的基础。低年级要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字词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成语、格言警句,体会标点符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物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写话训练:又称语段训练,是向写段落、写篇章过渡的重要环节,是小学低年级作文训练的主要形式。低年级写话训练要通过有效的方法,使得学生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有效性:在教育领域,有效性通常指的是教育活动所带来的学习效果。教育者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利用适切的教学资源,以及设计恰当的评估方式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有效的教学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理论依据
1.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程总目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这就为我们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同时要求要求:“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就要使学生在意识上想参与,敢参与,有参与活动的热情和积极的精神;在品德上,积极、平等、合作、相互尊重;在思维上,机敏灵活、及时变通,语言表达准确。
3.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思维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本课题通过“说”与“写”等语言实践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五、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的研究,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广泛学习借鉴有益的教学经验,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来探索规律,达到以下几方面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在活用、挖掘、开发教材资源的同时,探索出一套提高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教学途径和策略。
2.通过课题研究,以“教材资源”作为语文言语实践活动的突破口,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3.通过课题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
4.通过课题研究,在反复的、有针对性的言语实践活动中,使教师深刻理解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内涵,提高本校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
六、研究内容
1.调查低年级学生写话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
2.低段学生写话题材的研究。针对低段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广泛的特点,将写作的题材导向贴近学生生活的家庭、学校、自然,甚至是社会各方面。
3.通过实践与研究,创设宽松的氛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觉得有内容可写,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培养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逐步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
4.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学会有选择的搜集自己所需要的材料,以自由的形式表达自由的内容。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使写话内容逐步达到具体生动。
5.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提高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策略研究方法,有效利用教材资源进行写话训练;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研究方法,不仅让学生学会利用教材中的资源,更要学会利用生活中的资源。
6.探索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有效策略,这是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七、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主要是通过教师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调查,对教师的写话教学和学生写话能力进行调查并分析研究。
2.实验法:选择部分适班级、部分教材,结合课题进行教学实验,开展相关的实验研究。
3.行动研究法:在自然、真实、动态的教学情境下采取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边完善的方法开展行动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掌握第一手资料,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4.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综述论证,学习、借鉴和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以保证本课题研究定位准确、方向正确。
八、研究实施措施
1.多读多背 学生怕写作文,是因为他觉得没东西可写。一年级孩子要要多识字,学会拼音后要多读拼音读物,可以开展分享会,让学生讲一讲。进入二年级以后,逐步引导学生平时在阅读时学会摘抄积累,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另外,隔三差五的选取一些浅显的儿歌、古诗词让学生来读读背背,从小接触经典诗词沉淀文化素养,丰富语言底蕴。
2.多玩多说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引导学生在玩耍中学习说话,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3.多想多编 年级好多课文都是段落结构大致相同的,比较适合学生进行仿写,而且课文中留有空白,结合教材特点,课堂上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写话训练,如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想象编故事。
4.多看多写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细心留意身边的事情,尤其要交会学生学习抓住细节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5.多表扬少批评 在对学生的写话写评价时,老师要慎用“不及格”等不良评语来评价学生。不可轻易否定一个学生,哪怕她再落后,也绝不是一无是处,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对于写的好的句子,好的片段,还要在“优”字的后面加一颗大大的星星。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每次在班级朗读优秀的写话,将他们的作品发布在校园网上。
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就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这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最需要习得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本课题坚持从文本教材出发,培养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使整个过程有章可循,有纲可依,同时在训练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过程中又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顺应了时代对语文的要求,又站在根基最稳的地方,有效培养学生读懂文本的能力,提高学生说话的艺术,开阔他们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写的能力,真正提高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效率。
九、研究的基本原则
1.基于教材资源进行写话训练
我们的教材精选了许多优秀的、经典的文章,题材丰富,题材广泛,如童话、寓言、故事、儿歌、儿童诗和古诗等。这些文章无论是在字词句的运用,标点符号的运用,还是谋篇布局、表情达意上都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典范。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学会遣词造句、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模仿课文,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在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仿写、扩写、续写、改写,甚至是同一主题不同内容的拓展写等。
2.结合看图写话进行写话训练
在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的基础训练。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充分利用书上的看图写话甚至是插图,让他们能够抓住画面中的特点。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放飞想象,根据图画内容进行联想和创造。在看图写话的过程中,“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为了让学生说得形象、具体、乐于动笔,在语言形式运用方面,教师要有行之有效的“拐杖”辅助教学。
3.基于文化传承进行写话训练
写话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研究经典文化,让学生将这些经典文化中的精华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写出具有文化内涵的文章。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文的基础上,写一篇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文章,让学生通过研究和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庆祝方式等方面,写出自己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和感悟,既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4.基于实践活动进行写话训练
写话不仅是学生研究语文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点滴,让学生将这些生活中的经历、感受、思考转化为文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也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内开展有趣的活动,为写话积累素材,写出真情实感。
十、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24.2~2024.3):选择课题,制定研究方案。
2.理论研究阶段(2024.4~2024.5):调查研究,学习理论、研究建构目标和内容体系、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3.行动研究阶段(2024.5~2025.4)每学期制定研究计划,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课题研究。每学期进行研究总结,撰写与课题相关的论文,梳理积累研究的过程性材料。
(1)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开展培养写话能力策略的研究,抓好个案,上好课例,积累材料,探索有效的策略。对写话题材进展梳理,研究适合学生的写话题材。
(2)过程性资料整理。
采取预设方案—实施方案—反思—调整再实施的研究方法,及时总结经历,调整完善方案。对研究中获得的资料,进展分析,撰写阶段性总结,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学生写话成果展示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4.总结阶段(2025.5~2025.6):整理过程性研究材料,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总结提炼研究经验,撰写论文,优秀课例、典型个案汇、优秀课堂实录、精彩解读文稿,总结课题组研究情况,准备接受成果鉴定。
十一、研究预期成果
为了展示研究成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课堂教学观摩、学生写话成果展示等形式。通过展示学生的写作成果,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学生写话教育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写话水平的提高。也可以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方案,为提高学生写话水平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另外,在物化的课题研究成果方面,预期主要有以下成果: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备注 |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 文本 |
|
调查问卷表及调查研究分析报告 | 调查问卷 |
|
研究反思、教育随笔、论文等 | 文本 |
|
教学精品案例 | 案例集 |
|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 文本 |
|
研究课题案例集 | 案例集 |
|
研究课题论文集 | 论文集 |
|
研究结题报告 | 报告 |
|
十二、保障措施
1.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
课题主持人为青年教师,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很高。近几年一直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对学生有着充分的了解,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多次进行公开课教学,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与较强的教科研、活动组织能力。参与过区冷漓锦名师工作室,并多次执教区级公开课,收获好评。参加区级基本功竞赛,区级命题大赛并获奖。工作十年多有丰富教学经验,整个课题成员组多篇教学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本课题参与者都是扎根一线的优秀语文教师,课题组有着严密的组织制度,定期进行交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课题研究的每一步都有着详细的计划和安排。
2.资料设备:
学校宽带网络全校覆盖,每个教学班均配有触控一体机,全面实现“班班通”。学校的图书馆藏书丰富,我们能够充分利用校园图书馆中的书籍、报刊、杂志等资料;学校为每一个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我们可以随时研读网络素材,为研究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3.科研手段:
学校非常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对开展课题研究非常支持。学校有具体的课题研究制度、评价机制,为课题研究提供各种支持,能够为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科研手段以及研究物质等方面的保障。
金 坛 区 华 罗 庚 实 验 学 校 尧 塘 分 校 写 话 课 题 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