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罗庚实验学校尧塘分校小学部网站!    
【主题微讲座】浅谈一年级新教材数学作业设计思考

作者: 唐丽美 | 发布时间: 2024/9/23 14:56:37 | 321次浏览

因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往往一边倡导双减,一边却采取题海战术,设计的题目内容与形式都比较单一,导致不同层次的学生难以在已有基础上取得进步。为改变这一现状,一年级教师应秉持减负增效的理念,树立个性化育人的教学理念,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以促使学生快乐学习,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

一、整合资源,彰显个性

在“双减”背景下,年级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需根据教材内容,明确作业设计的主体,结合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数学认知基础,挖掘与整合生活化、趣味化、科学化的数学资源,以突出作业的特色,彰显学生的个性。     

例如,在设计“分与合”的作业时,数学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一些趣味性强的数学故事,形成多元化的学习资料,在此基础上再创新作业形式,以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生活的过程中有效巩固所学知识。此外,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勾画出思维导图,使之逐渐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并实现“数形结合”思想的有效运用。

二、创新形式,丰富选择。

在设计一年级数学作业时,教师应不断创新作业形式,可设计趣味性扮演、调研、实践等类型的作业,在激发学生数学探究兴趣的同时,给予其选择的自主权。由此,学生就能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及个性,选择相应的模块作业,并展开深人探究,从而多角度地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

三、因材施教,注重分层。

刚步入小学的学生,其数学能力及思维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这一情况下,因材施教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每位数学教师都应注重班级学生在数学认知与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要注重作业分层,以满足每位学生的探究需求,提高班级学生对作业的整体适应性。学生也能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并不断巩固数学基础知识,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围绕“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主题设计作业时,就可以先通过提问、课堂检测,课堂表现、学习能力等方式,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再布置分层作业,实施因材施教。比如,针对学困生,教师就可以设计简单的运算题,以培养学生的进位加法能力,巩固其数学基础;针对学优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题,鼓励其进行探究,以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随时根据学生的能力变化,调整作业的内容及形式,以增强学生钻研作业的热情。

四、依托技术,远程辅导。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对此,低年级数学教师也应不断增强自身的辅导技能,充分利用科技搭建与学生互动的桥梁,以提高教学效率。借助科学技术,学生在课后自主钻研、反思的过程中也能够及时与教师取得联系,并在教师的远程辅导下找到解题思路。此外,依托科学技术,教师还能与家长及时进行沟通,反馈学生近期的学习状况,从而实现有效的家校互动。事实证明,家校共同配合协调,更容易帮助一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协同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五、成果展示,反思归纳。

总结归纳是学习过程中的“点睛之笔”。一年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作业展示,并通过组织自评、互评、师评等,帮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自身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借鉴其他学生的作业经验,从中汲取精华,启迪思维,而且能够进行反思归纳,总结自身的长处与劣势,查漏补缺,全面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教师也能通过调查问卷,询问学生对作业设计的看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创新、优化、完善作业设计,最终帮助学生减负。

教育乃民生之本,“双减”政策的发布与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迈向新的台阶。对此,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科教学特点以及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设计作业,以非书面形式为主,贯彻“个性化”教学理念。此外,教师还要积极探究,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构建完善的作业体系,在实现减负增效的同时,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思维潜能,真正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华罗庚实验学校尧塘分校小学部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尧塘街道尧汤路260号 电话:0519-82592085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