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写话训练的有效性研究——案例分享
作者: 华晨 | 发布时间: 2024/9/18 13:31:42 | 551次浏览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借助形声字规律、字形比较、组词等,自主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通过比较观察,学写走之旁,会写“迷、造、运”等字,提升自主识字、写字的能力。
2. 通过师生合作读、表演读等方式,练习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能借助“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写一句儿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阅读和表达,感受小动物的可爱,产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一、进入情境,明确任务
为学弟学妹制作动物名片,需要写清楚动物的名字,还有它的特长。
二、多种形式,读准儿歌
师:要向儿歌学习,就要先会读儿歌。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生自由朗读课文。
2.先相机指读,每人读两句。
3.全班齐读。
4.全班打拍子齐读。(防止拖音)
5.夸夸同桌(在朗读的过程中,同时纠正读音,再读)
6.不打拍子,全班再齐读。(提醒不要拖音)
三、借助形声字规律,识记生字
师:儿歌里写到了哪些小动物?请大家再读一读,圈出动物的名字。(生圈生字并汇报)
教师出示带拼音的动物名字,一个名字请一位学生读,读对了,全班跟读,出示动物图片;读错了,教师纠正读,读对后再出示动物图片。
2.去掉拼音,全班齐读六种动物的名字。(教师分别举起“蜻蜓、蚂蚁、蜘蛛”三个词卡,学生认读,读准后贴在黑板上)
3.师:刚才是把两个字连成一个词语读。如果把两个字分开,你还会读吗?
4.用课件动画单独呈现“蜻”“蜓”“蚂”“蚁”“蜘”“蛛”六个字。
5.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汉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是虫字旁。
师:说明这些小动物都与什么有关? 生:昆虫。
师引导,去掉虫子旁,他们的读音基本不变。这样的字就叫形声字。
师:这样的字就可以借助形声字的规律来认。 (师板书“形声字规律”)
汉字大转盘游戏。
四、多种方式,趣味识字
师:认识了小动物,知道了它们的名字,动物名片的前面两部分就可以做出来了。最后我们还要夸夸小动物的本领。
学习“迷、藏、造、运、食、粮、网”这几个字。
同部件归类识字,迷,造,运
演一演,组词,编故事,识记“藏”
字理识字,识记“网”
形声字,识记“粮”
五、借助句式,编创儿歌
师:学到现在是不是有点累了?轻轻起立,我们一起加上动作读一读这首儿歌。
用上,谁,在哪里,干什么句式,编儿歌。出示,小鱼,青蛙,蛐蛐的图片。学生编儿歌。
六、指导书写
师:接下来,我们要来写字了,看看这三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生:半包围结构,走之。
师:你瞧,走之就像是一个小朋友在路上行走的样子。点和横折折撇对齐,但是横折折撇要像她的身体一样前倾,捺要向后伸出去,伸出去的捺的脚还要像够着一只小球一样。
拿出小手,我们一起感受感受(书空)。走之会写了,那这三个字就会写好看了。写的时候,要注意先写“中间”,再写“走之”。
师:会写带有走之的字了吗?请你打开书,51页,找到书上带有走之的字。找到了吗?自己来写一写。描一个,写一个。写字姿势要正确——
生:一寸、一拳、一尺。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选一个同学,询问写得怎么样,小朋友,检查一下你自己写的字,还可以怎么写得更好看,请你在旁边把这三个字再写一遍。这次你觉得这三个字,比刚才写得更有进步的举手。
七、布置作业
1.我当小老师:搜集几个形声字,再教给同学认识。
2.我当小作家:试着创编儿歌。
3.我当小读者:读一读与小动物相关的儿歌或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