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罗庚实验学校尧塘分校小学部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学天地>>教研活动>>语文>>阅览文章
听一场,秋天的雨
——记董沁旋老师执教《秋天的雨》

作者: 钱丽 | 发布时间: 2024/10/22 10:24:36 | 175次浏览

听一场,秋天的雨

——记董沁旋老师执教《秋天的雨》

918日上午第一节课,董沁旋老师在三1班执教了《秋天的雨》一课,尧塘分校全体语文老师都参与了听课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董老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对秋风秋雨等秋天景象的认知,将朗读中重读、轻读的教学贯彻其中。董老师将课文每段的段首句串联成一首秋雨的赞美诗,师生共读。接着,以“摄影作品征集”的环节激发学生兴趣,给喜爱的秋天摄影作品投票并说明理由,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随后,重点品析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联系实际、认读古体字等方式,将课文读懂、读好,再趁热打铁抛出仿写练习,体悟秋色缤纷。紧接着,指导学生理解课题与课文内容之间的关系——正是因为秋雨的渲染,才能呈现出如此丰富美妙的秋天。最后,重点指导学生书写“颜”“料”二字,并拓展课外关于秋天的景物描写段落,师生共读,品味秋天之美。

微信图片_20241010101742.jpg

   微信图片_202410101018451.jpg

   下午,学校语文老师齐聚会议室,对董老师的这节课展开了研讨。在研讨中大家积极发表了各自的意见:

一、作为才工作第二年的新老师,董老师上课声音响亮、语言富有激情,时刻关注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评价。比如,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体会“扇哪扇哪”使用的妙处,体会到秋天来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然“扇哪扇哪”和下文的“飘哇飘哇”句式整齐,还有一种独特的音韵之美。

   二、整节课层次清晰,环环紧扣。从刚开始的导课,到检查生字词语。再从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层次,拎出每一小节的关键句组成一首小诗,让学生知道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然后从详细学习“秋天的雨的颜色”一段,最后学生仿写。有条理、有坡度,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学习、应用。

三、注重对学生读的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已成为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在读中得法。在这节课中,董老师把读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尤其详细讲第二段时的一句一句的细读,让学生充分感悟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景色美。

四、做到了读写的有机结合。在学生充分朗读、体会的基础上,出示葡萄、柿子、梨子等的图片和句式:秋天的雨把           给了         ,……。让学生看图练说仿写。

五、董老师精心设计了PPT,这些PPT或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意思,或呈现课文描绘的画面。

 老师们也对董老师的课提出了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一、几乎所有的PPT都先于学生的思考可能不太妥当。语文的学习有的时候还是需要学生在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去主动思考,进行联想和想象。ppt的字体除了引用的课外资料,其他都要用楷体,字号要再大一些。

二、本课董老师拓展了很多内容,如古诗句以及好几段美文。但这些拓展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孩子尤其是农村孩子来说,太难了。所以备课备学生和备教材同样重要。

三、面对二升三的孩子,板书还是要一笔一画、工整示范着写。如果没有把握写好,可以提前打印板贴。今天的板书对于课文来说不太实用,建议分成左右两块,右边主板书,包括课题、文脉、生字;左边副板书,写指导学生仿写句子的方法,用上比喻、抓住动词等。

四、课的设计上缺少梳理文脉的环节,第一次朗读时缺少主问题,后面部分朗读的设计还可以更多一点,教学第二部分时可以用“五彩缤纷”统领。

    研讨中大家各抒已见,发言热烈,每一位老师都能在研讨中进行思想的碰撞,又是一次成功的教学研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华罗庚实验学校尧塘分校小学部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尧塘街道尧汤路260号 电话:0519-82592085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