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学设计——仿写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写话训练的有效性研究——案例分享
作者: 华晨 | 发布时间: 2024/12/17 14:31:59 | 462次浏览
《比尾巴》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巴、公”2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学习后两小节,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
3.仿照课文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游戏一:生字组词小红花。
2.游戏二:抢答赛。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抢答。
问题1:谁的尾巴长?
预设:猴子
问题2:谁的尾巴短?
预设:兔子
问题3: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预设:松鼠
3.游戏三:男女生合作背诵第1、2小节。
教师过渡:看来大家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非常好,这些问题都难不倒大家呀。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篇课文,再认识三种小动物的尾巴!
二、学习第3、4小节
1.男女生合作朗读第3、4小节,注意问句末尾语气要上扬。
3.用肯定的语气读一读答句,看看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预设1:公鸡的尾巴弯。
预设2:鸭子的尾巴扁。
预设3: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板书:公鸡 弯 鸭子 扁 孔雀 最好看)
结合图片理解公鸡、鸭子、孔雀的尾巴特点。
(1)和“弯”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
预设:直。
(2)“扁”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预设:扁豆、扁担、鼻子扁扁的。
(3)把六种动物放在一起比一比,看看谁的尾巴最好看,由此领会“最”的意思。
(4)播放孔雀开屏视频,加深学生对“孔雀的尾巴最好看”的理解。
5.多种形式朗读。
(1)师生合作读。
(2)同桌合作读。
(3)全班齐读。
三、反复朗读,背诵全文
1.朗读指导。
(1)男女生对读。
(2)分组接读。
2.背诵指导。
(1)听一听,唱一唱。
教师播放歌曲《比尾巴》,学生聆听跟唱,帮助背诵。
(2)回忆第4小结说到的动物有什么特点:只有两条腿,都有翅膀。
(3)教师展示6种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背诵。
(4)同桌合作背诵。
(5)独立背诵。
四、问答游戏,生字书写
1.照样子做问答小游戏。
(1)教师引导:课后练习第2题是一个问答小游戏,我们先来一起读一读左边两句话吧!
学生齐读文中的句子。
(2)观察句式,模仿问答。
①教师借助课件引导学生发现原句的一问一答句式。
②师生互动,交换问答。
●谁的样子最可爱?
预设1:兔子的样子最可爱。
预设2:小猫的样子最可爱。
预设3:小狗的样子最可爱。
●预设1:谁的尾巴卷?
教师回答:小猪的尾巴卷。
预设2:谁的字最好看?
教师回答:班长的字最好看。
预设3:谁的声音最好听?
教师回答:花花的声音最好听。
(1)学写“巴”。
①老师带读“巴”字组词,学生跟读。
②学生观察“巴”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
③学生书空后描红,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2)学写“公”。
①老师带读“公”字组词,学生跟读。
②学生观察“公”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
③教师范写,学生先描红再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④教师反馈评价。
五、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1.拓展延伸:同学们,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生字,还知道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和孔雀的尾巴的特点,知道了不同动物的尾巴是不一样的。你知道吗?动物的尾巴还有很多妙用,一起来读读尾巴妙用儿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