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享运动 “乐”动课间
——华罗庚实验学校尧塘分校(小学部)大课间活动方案
作者: 赵丽娟 | 发布时间: 2025/3/13 11:03:45 | 261次浏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2·15专项行动”精神,同时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将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作为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重要途径。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丰富的体育项目,满足学生们不同的运动需求,学校以上、下午两个体育大课间活动为载体,结合学校场地、器材实际,全面开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大课间活动。
二、活动目标
(一)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通过科学设计的体育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学生的耐力和持久力;提升学生的协调性,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能够更加灵活自如;增强学生的柔韧性,预防运动损伤,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体态。通过这些体育活动,有效降低学生的近视率和肥胖率,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
(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利用趣味性、互动性强的活动,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帮助学生缓解学业压力,释放负面情绪。在活动中,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团队的支持,从而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
(三)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借助团队协作类活动,让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学会沟通、协调和相互支持,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益智类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能够灵活应对。
(四)规范课间活动管理
建立完善的大课间活动组织机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工作有序进行。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实现全员参与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大课间活动中受益。
(五)形成校园文化特色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挖掘和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大课间活动品牌。通过特色活动的开展,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安全是课间活动的首要前提。在活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状况和活动能力,避免设计过于危险或难度过高的活动项目。制定详细的活动流程和安全规则,在活动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科学性原则
活动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发育规律。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应侧重于简单、有趣的基础体能训练和游戏活动,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则逐渐增加活动的难度和强度,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运动需求。在活动强度和时间安排上,合理控制。
(三)全员参与原则
全体学生都应积极参与到课间活动中来,这是实现活动目标的关键。为了确保全员参与,学校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课间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要全程参与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发挥榜样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于特殊群体学生,如体质较弱、残障学生等,要制定个性化的活动方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间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享受运动的乐趣。
(四)因地制宜原则
根据学校的场地条件、季节气候等因素,灵活调整活动形式。在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下,选择相应的活动内容。在夏季高温时,可安排一些较为凉爽、轻松的活动;在冬季寒冷时,选择一些能够热身的活动,如跑操、跳绳等。
(五)教育性融合原则
将德育、美育、劳动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大课间活动中。在团队协作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责任感和合作意识,渗透德育教育。通过素质操、啦啦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融入美育教育。通过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活动管理及职责
(一)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汤忠芳
副组长:赵丽娟、张国华
组 员:唐 善、史叶军、年级蹲点行政、班主任、配班老师、全体专兼职体育老师
体育器材管理组组长:戴锁炳、史卫斌
(二)大课间活动教师具体职责
胡舒贞(负责设计、组织及指导大课间活动内容)
申 玮(负责规划年级活动场地及进出路线、并提供指导)
倪美玲(负责一年级大课间活动组织及指导)
杨 晋(负责二年级大课间活动组织及指导)
李俊峰(负责三年级大课间活动组织及指导)
戴丽丽(负责四年级大课间活动组织及指导)
程俊彦(负责五年级大课间活动组织及指导)
钱旭丽(负责六年级大课间活动组织及指导)
(三)班主任、配班教师职责(详见附件1)
1.负责组织本班学生按时集合,并确保有序进退场;
2.班主任与配班教师需与学生一同参与大课间活动;
3.提供正确指导,确保两操动作规范、活动安全;
4.班主任应位于队伍一侧,配班教师则位于另一侧,协助管理本班所有活动。
(四)蹲点行政巡查职责(详见附件2)
1.核实出操参与人数;
2.观察进退场秩序是否井然有序,是否存在说笑或混乱情况;
3.评估出操的迅速程度;
4.检查出操的执行质量;
5.查验各班级携带的器材是否齐全;
6.观察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规范性。
五、活动时段
上午大课间:周一:8:15—8:50 周二-周五:9:00—9:30
下午大课间:14:35—15:05
六、活动内容及实施
(一)大课间活动设计
【1-3年级】
1.体能基础训练
趣味跳绳,采用多种跳绳方式,如双脚跳、单脚跳、开合跳等,增加跳绳的趣味性;动物模仿操,模仿青蛙跳、螃蟹走等动物动作,让学生在欢乐中锻炼肢体协调能力。
2.团队协作游戏
丢手绢,通过传统游戏,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社交能力;老鹰捉小鸡,增强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和团队协作能力;彩虹伞合作游戏,学生共同拉起彩虹伞,进行各种互动活动,如抛球、钻山洞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传统游戏体验
跳房子,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锻炼腿部力量和身体协调性;踢毽子,提高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和节奏感;滚铁环,培养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4-6年级】
1.体育技能提升
花样跳绳,如双摇跳绳、交叉跳绳等,提升学生的跳绳技巧和运动能力;篮球运球接力,培养学生的篮球运球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足球射门挑战,提高学生的足球射门技术和目标感。
2.拓展素质活动
韵律操,结合音乐和舞蹈动作,让学生在锻炼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武术操,弘扬中华武术文化,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坚韧意志;啦啦操,展现学生的活力和团队风采,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二)大课间实施流程
【上午大课间】
(上午大课间场地安排见图1)
1.春夏秋季大课间
课间部分 | 内容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时间 |
开始部分 | 集合整队 | 当进场音乐响起时,各班级迅速走廊整队,做到快静齐。 | 班主任组织整队。 | 2分 |
有序进场 | 养成正确行走姿势,行走时左右对齐,前后一臂距离。 | 班主任、配班老师站在队伍两侧一同进场。 | 3分 | |
活动部分 | 广播操 | 动作规整、有力,体现尧塘分校花儿少年良好精神面貌。 | 班主任和配班老师站在队伍两侧共同做操。 | 6分 |
素质操 | 动作规整、有力,体现尧塘分校花儿少年良好精神面貌。 | 班主任和配班老师站在队伍两侧共同做操。 | 6分 | |
放松拉伸 | 学生在班主任、配班老师组织下开展放松拉伸运动,自觉有序。 | 班主任、配班老师组织、管理学生拉伸。 | 8分 | |
整理部分 | 集合整队 | 听到集合指令后,迅速整队集合,做到快静齐。 | 班主任、配班老师组织、管理。 | 2分 |
有序退场 | 两路纵队整齐退场。 | 跟班带回教室 | 3分 |
2.冬季大课间
课间部分 | 内容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时间 |
开始部分 | 集合整队 | 当进场音乐响起时,各班级迅速走廊整队,做到快静齐。 | 班主任组织整队。 | 2分 |
有序进场 | 养成正确行走姿势,行走时左右对齐,前后一臂距离。 | 班主任、配班老师站在队伍两侧一同进场。 | 3分 | |
活动部分 | 操场跑操 | 队伍整齐,口号有力,体现尧塘分校花儿少年良好精神面貌。 | 班主任和配班老师站在队伍两侧共同跑操。 | 15分 |
放松拉伸 | 学生在班主任、配班老师组织下开展放松拉伸运动,自觉有序。 | 班主任、配班老师组织、管理学生拉伸。 | 5分 | |
整理部分 | 集合整队 | 听到集合指令后,迅速整队集合,做到快静齐。 | 班主任、配班老师组织、管理。 | 2分 |
有序退场 | 两路纵队整齐退场。 | 跟班带回教室 | 3分 |
【下午大课间】
(下午大课间场地安排见图2)
课间部分 | 内容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时间 |
开始部分 | 集合整队 | 当进场音乐响起时,各班级迅速走廊整队,做到快静齐。 | 班主任组织整队。 | 2分 |
有序进场 | 养成正确行走姿势,行走时左右对齐,前后一臂距离。 | 班主任、配班老师站在队伍两侧一同进场。 | 3分 | |
活动部分 | 趣味活动 | 根据下午大课间活动安排表开展班级体育活动,有序进行。 | 班主任和配班老师站在负责班级活动区域两侧组织、管理。 | 15分 |
放松拉伸 | 学生在班主任、配班老师组织下开展放松拉伸运动,自觉有序。 | 班主任、配班老师组织、管理学生拉伸。 | 5分 | |
整理部分 | 集合整队 | 听到集合指令后,迅速整队集合,做到快静齐。 | 班主任、配班老师组织、管理。 | 2分 |
有序退场 | 两路纵队整齐退场。 | 跟班带回教室 | 3分 |
【雨雪雾霾天气的室内大课间活动】
1.室内韵律操(手指操、课桌操等)
2.自主项目开展
(1)室内体育小游戏:趣味报数、击掌传球、写反字等。
(2)素质类练习:俯卧撑、下蹲、开合跳、高抬腿、背腹拉伸、直臂支撑等。
(3)体质健康练习:利用班级走廊开展一组5人的1分钟跳绳练习依次轮换,水平二水平三学生增加仰卧起坐的练习。
说明:室内大课间开展由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分工轮换组织开展。
七、活动组织保障
(一)组织管理保障
成立课间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全面负责课间活动的规划和决策;分管副校长负责具体的组织和协调工作;体育教师负责活动的设计、指导和实施;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的组织和管理。各成员明确职责,分工协作,确保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
制定《课间活动安全预案》,明确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情况及相应的处理流程。配备急救箱,准备常用的急救药品和器材,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急救培训,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进行救援。
(二)师资培训保障
每学期开展教师专项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活动组织技巧,如如何合理安排活动流程、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等;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心理健康辅导,如如何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如何进行心理疏导等。
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特色项目,如素质、啦啦操等,聘请专业教练入校进行指导。专业教练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技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项目技巧,提高活动质量。
(三)活动资源保障
按标准配齐体育器材,根据活动内容和学生人数,配备充足的体育器材,如跳绳、篮球、足球、毽子、呼啦圈、铁环、软垫等。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器材的安全性和可用性。设立“共享运动角”,将体育器材放置在方便学生取用的地方,供学生自主取用,提高器材的使用效率。
(四)评价激励机制
建立学生“花儿少年运动成长档案”,详细记录学生的参与度,包括参与活动的次数、时间等;技能进步情况,如跳绳的速度、篮球的运球技巧等;体质变化,如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指标的变化。通过“花儿少年运动成长档案”,全面了解学生的运动发展情况,为个性化教育提供参考。
开展“花儿活力班级”“花儿运动之星”评选,每周或每月评选一次“花儿活力班级”,根据班级学生的参与度、活动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颁发花朵币,激励班级积极参与课间活动。评选“花儿运动之星”,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进步明显的学生进行表彰,颁发特色徽章,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
八、特殊群体关怀
(一)体质较弱学生
为体质较弱的学生设计低强度替代方案,如健步走,让学生在轻松的步伐中进行适度的锻炼;瑜伽拉伸,帮助学生放松身体,增强柔韧性。安排教师一对一辅导,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进展,及时调整运动方案,确保学生能够安全、有效地参与课间活动。
(二)残障学生
提供无障碍活动设施,如轮椅通道、适合轮椅使用的运动器材等。开发适配性项目,如轮椅篮球,让残障学生能够在安全的前提下参与篮球运动,感受运动的乐趣;盲人门球体验,通过特殊的门球设计和规则,让视力障碍学生也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运动能力。
(三)心理敏感学生
在活动场地设置“心灵驿站”角落,配备沙盘游戏,让学生通过摆放沙具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情绪涂鸦板,学生可以在涂鸦板上自由绘画,释放情绪。安排专业的心理教师或志愿者在“花儿向阳坊”值班,为心理敏感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积极参与课间活动。
九、家校社协同机制
(一)家长参与
定期举办“尧塘分校亲子运动日”,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与学生一起参与大课间活动。家长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跳绳、拔河等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同时,邀请家长参与大课间活动设计,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使活动更符合学生的需求。鼓励家长参与志愿服务,协助教师组织活动,维护活动秩序。
(二)社区联动
与周边体育馆、科技馆合作开发校外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接受更专业的体育训练,通过社区联动,拓展活动资源,丰富学生的课间活动内容。
十、预期成效
1.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提升至95%以上,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较高水平。同时,有效降低学生的近视率,年均下降2%,保护学生的视力健康,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视力,为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形成2-3项校本特色活动品牌,深入挖掘学校的文化底蕴、师资特长以及学生兴趣,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影响力的校本特色活动。
3.学生心理健康测评优良率提高10%:借助丰富多样的趣味性、互动性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释放学习压力,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让学生在健康的心理环境中茁壮成长。
4.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团队协作类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合作的力量,沟通能力得到极大锻炼,能够更加顺畅地与同学、老师交流想法、协调行动;益智类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面对各种问题时能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在不断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真正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5.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具有校本特色的课间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全体师生积极参与。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在活动中展现出各自的风采,形成独特的校园风景线。这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感染着每一位在校学生,还能吸引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认可,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十一、注意事项
1.参与性:班主任及配班老师需全程参与,确保本班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的指导和监督,以及组织管理工作的妥善执行。
2.安全性:强化安全教育,确保学生严格遵守所有安全规定,以预防活动中的意外伤害。(大课间活动安全预案详见附件3)
3.有序性:各班级应迅速集合,确保行动迅速、安静、整齐,并严格按照既定路线有序地进行进退场。
4.制度性:引导学生严格遵守体育活动的常规要求,包括着装规范、随身物品管理以及病假制度。
5.组织性:所有活动都应组织得合理而有效,体育教师需根据分工到达指定活动场地,提供辅导和管理,同时确保学生在活动中注意安全、相互合作、互相帮助。
6.协调性:在进行运动项目轮换时,班主任应负责组织,确保过程统一且有序。
7.预备性:安排学生提前准备器材,若遇恶劣天气,则按照要求进行室内大课间活动。
十二、附则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全校师生需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积极参与课间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若发现方案存在不足之处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学校将广泛征求师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各班级需根据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工作实施方案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班级细化方案。确保各班级的课间活动能够有序、高效地开展,切实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华罗庚实验学校尧塘分校(小学部)
2025年2月
附件1:华罗庚实验学校尧塘分校小学部大课间活动安排表
华罗庚实验学校尧塘分校(小学部)2025年春学期大课间活动安排表
班 级 | 指导教师 | 配班教师 | 项目一 | 项目二 | 项目三 | 项目四 | 项目五 | 场 地 |
一(1) | 汤国梅 | 姚瑜婷 | 单人跳绳计时赛 | 双人同步摇绳 | 花样跳绳表演赛 | 跳绳接力赛 | 小青蛙跳荷叶 | 趣乐无穷区 |
一(2) | 唐丽美 | 蒋 娟 | 花样跳绳表演赛 | 跳绳接力赛 | 单人跳绳计时赛 | 双人同步摇绳 | 单脚跳接力 | 趣乐无穷区 |
一(3) | 张俊涛 | 陈 迹 | 单人跳绳计时赛 | 双人同步摇绳 | 花样跳绳表演赛 | 跳绳接力赛 | 小青蛙跳荷叶 | 趣乐无穷区井 |
一(4) | 华 晨 | 万 蕊 | 花样跳绳表演赛 | 跳绳接力赛 | 单人跳绳计时赛 | 双人同步摇绳 | 单脚跳接力 | 趣乐无穷区 |
二(1) | 徐粉红 | 王文婷 | 单人跳绳计时赛 | 双人同步摇绳 | 花样跳绳表演赛 | 跳绳接力赛 | 前后左右指令跳 | 主题广场区 |
二(2) | 孙 赟 | 徐玉国 | 花样跳绳表演赛 | 跳绳接力赛 | 单人跳绳计时赛 | 双人同步摇绳 | 你追我赶 | 主题广场区 |
二(3) | 汤丽芳 | 王小芳 | 单人跳绳计时赛 | 双人同步摇绳 | 花样跳绳表演赛 | 跳绳接力赛 | 前后左右指令跳 | 主题广场区 |
二(4) | 强 露 | 张岳军 | 花样跳绳表演赛 | 跳绳接力赛 | 单人跳绳计时赛 | 双人同步摇绳 | 你追我赶 | 主题广场区 |
二(5) | 钱 丽 | 王文琴 | 单人跳绳计时赛 | 双人同步摇绳 | 花样跳绳表演赛 | 跳绳接力赛 | 前后左右指令跳 | 操场东跑道 |
三(1) | 董沁旋 | 巢玉红 | 滚铁环 | 沙包投掷 | 单人跳绳计时赛 | 花样跳绳表演赛 | 8字跳长绳 | 花骨朵街区 |
三(2) | 卞美华 | 缪银玉 | 单人跳绳计时赛 | 花样跳绳表演赛 | 滚铁环 | 沙包投掷 | 小兔抬花轿 | 花骨朵街区 |
三(3) | 徐亚萍 | 徐煜华 | 滚铁环 | 沙包投掷 | 单人跳绳计时赛 | 集体跳长绳 | 8字跳长绳 | 花骨朵街区 |
三(4) | 马 娟 | 王 芳 | 单人跳绳计时赛 | 花样跳绳表演赛 | 滚铁环 | 沙包投掷 | 小兔抬花轿 | 花骨朵街区 |
四(l) | 袁 丹 | 张国斌 | 障碍接力跑 | 花样跳绳表演赛 | 集体跳长绳 | 仰卧起坐 | 运球接力 | 操场东跑道 |
四(2) | 潘昕媛 | 张 懿 | 集体跳长绳 | 仰卧起坐 | 障碍接力跑 | 花样跳绳表演赛 | 小小物资兵 | 操场东跑道 |
四(3) | 石力羽 | 孙玉琴 | 障碍接力跑 | 花样跳绳表演赛 | 集体跳长绳 | 仰卧起坐 | 运球接力 | 操场东跑道 |
四(4) | 王 伟 | 吴 俊 | 集体跳长绳 | 仰卧起坐 | 障碍接力跑 | 花样跳绳表演赛 | 小小物资兵 | 操场东跑道 |
五(1) | 周惠清 | 戴湘平 | 曲线跑接力 | 花样跳绳表演赛 | 运球接力 | 8字跳长绳 | 两人三足跑 | 阳光悦动区 |
五(2) | 顾 玮 | 王 华 | 运球接力 | 8字跳长绳 | 曲线跑接力 | 花样跳绳表演赛 | 穿越火线 | 阳光悦动区 |
五(3) | 谢美琴 | 张 洁 | 曲线跑接力 | 花样跳绳表演赛 | 运球接力 | 8字跳长绳 | 两人三足跑 | 阳光悦动区 |
五(4) | 卜留平 | 程建华 | 运球接力 | 8字跳长绳 | 曲线跑接力 | 花样跳绳表演赛 | 穿越火线 | 阳光悦动区 |
六(1) | 王 丹 | 刘 俊 | 跳绳接力赛 | 8字跳长绳 | 仰卧起坐 | 排球垫球 | 小小物资兵 | 阳光悦动区 |
六(2) | 陈惠芳 | 陈淑桢 | 仰卧起坐 | 排球垫球 | 跳绳接力赛 | 8字跳长绳 | 跳绳创编 | 阳光悦动区 |
六(3) | 房秋菊 | 戴芙蓉 | 跳绳接力赛 | 8字跳长绳 | 仰卧起坐 | 排球垫球 | 小小物资兵 | 阳光悦动区 |
六(4) | 钱晓燕 | 崔桂芳 | 仰卧起坐 | 排球垫球 | 跳绳接力赛 | 8字跳长绳 | 跳绳创编 | 阳光悦动区 |
注:1.学生自带器材,自己保管。
2.学校提供部分篮球、排球、垫子、长绳、铁环,班主任根据推荐项目当日安排选择器材,并带到活动场地。
3.每月按照各班项目进行轮换练习,每月最后一周本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测试展示。
4.各项活动请班主任老师加强安全教育和组织引导,体育教师巡回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