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梦》仿写教学设计
作者: 强露 | 发布时间: 2025/3/19 15:19:24 | 17次浏览
《彩色的梦》仿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仿照《彩色的梦》的诗歌结构与语言风格,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歌,锻炼诗歌创作能力。
进一步掌握“葱郁、叮咛、精灵”等生字词,体会诗歌用词的精妙。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
借助小组讨论、教师示范,让学生掌握运用丰富的色彩、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诗歌创作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仿照《彩色的梦》,运用“……有……,……有……,……还有……”以及“在……上,……;……啊,……”的句式进行创作。
学会运用丰富的色彩词描绘事物,把自己的想象写清楚。
2、教学难点
使学生的想象独特新颖,让诗歌富有感染力与创造力。
引导学生自然地在诗歌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提升诗歌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示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播放一段充满奇幻色彩的动画视频,展现各种奇妙的场景,如色彩斑斓的森林、漂浮着彩色气球的天空等。
2、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视频里的画面美不美?你们在这样的画面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奇妙的景象?如果你们也能进入这样的奇幻世界,会做些什么彩色的梦呢?”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的想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仿写《彩色的梦》。
(二)回顾课文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彩色的梦》,回顾诗歌内容。
2、引导学生一起梳理诗歌的结构和特点:
诗歌先总写“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然后分别描述梦中的场景,如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等。
大量运用了色彩词,像“翠绿、淡绿、浅蓝”等,让梦境充满色彩感。还使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各种事物人的动作和情感,如“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教师边引导边板书相关要点。
(三)启发想象
1、展示图片:多媒体展示不同场景的图片,如美丽的海底世界、神秘的外太空、热闹的童话小镇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如果自己的彩色梦境出现在这些场景中,会有哪些奇妙的事物和故事。
提问:“假如你的彩色梦在海底世界,你觉得会有哪些奇特的生物?它们会做些什么有趣的事呢?”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最感兴趣的场景,交流在这个场景中的彩色梦境。讨论结束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中最精彩的想象内容。教师适时给予点评和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如“这个想法很独特,如果再加上一些色彩的描述,梦境会更绚丽”。
(四)教师示范
1、教师以“神秘的外太空”为场景进行仿写示范:
“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
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他们飞呀,飞到外太空,
在浩瀚的星空中,
星球们开起了派对;
流星划过呀,
留下一道道闪亮的轨迹。
在月球的怀抱里,
玉兔欢快地舞蹈,
吴刚悠闲地砍着桂花树,
嫦娥温柔地歌唱。
她的歌声呀,
飘出阵阵甜蜜的希望。”
2、示范过程中讲解:
首先确定场景为外太空,点明“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接着用“在……上,……;……啊,……”的句式描述外太空的景象。运用丰富的色彩词来描绘,如“闪亮的轨迹”。同时使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星球、玉兔、吴刚、嫦娥人的动作和情感,让诗歌充满童趣与想象力。强调要注意诗句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五)学生仿写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场景开始仿写,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把彩色的梦描绘出来。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及时的启发和帮助,如引导他们回忆生活中的经历、提示一些色彩词等。
2、提醒学生注意仿照课文的结构和句式,合理运用修辞手法,书写要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六)展示交流
1、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在全班展示,邀请作者富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诗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感受诗歌中的奇妙想象。
2、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从想象的独特性、语言的生动性、结构的合理性以及情感的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优点和建议,教师再进行总结和补充。例如:“这位同学的想象很丰富,把童话小镇的热闹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如果能再注意一下诗句的押韵,读起来会更朗朗上口。”
3、作者根据大家的建议对作品进行简单修改。
(七)课堂总结
1、总结本节课内容,表扬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活跃的表现和充满创意的想象,肯定大家在仿写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保持丰富的想象力,用诗歌记录下更多美好的梦想和奇妙的想法,进一步感受诗歌创作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