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文课堂,深耕核心素养 —— 华罗庚实验学校尧塘分校第九周教研活动
作者: 钱丽 | 发布时间: 2025/11/3 8:52:46 | 次浏览
聚焦语文课堂,深耕核心素养 —— 华罗庚实验学校尧塘分校第九周教研活动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充满收获与思考的季节里,华罗庚实验学校尧塘分校于 2025 年 10 月 31 日(周五)开展第九周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语文教学为核心,聚焦 “阅读观察” 与 “习作表达” 两大关键领域,由马娟老师与董沁旋老师分别执教公开课,全体语文教师参与听课研讨,共探语文课堂提质增效新路径。
第一堂课:马老师《爬山虎的脚》—— 以 “观察” 为钥,解锁文本奥秘
上午第一节课,马老师带领学生走进《爬山虎的脚》,以 “观察” 为主线,构建了一堂生动有趣、层层递进的阅读课。课堂伊始,马老师通过提问 “上节课我们从哪几个方面认识了爬山虎”,快速唤醒学生旧知;随后播放轻柔背景音乐,引导学生齐声朗读描写爬山虎叶子的段落,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重温叶片的色彩美与排列美。“这些生机勃勃的叶子,为何能牢牢铺满墙面?” 马老师顺势抛出问题,自然引出本节课核心 ——“爬山虎的脚”,成功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为帮助学生理解 “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这一抽象内容,马老师创新设计 “读文画图” 活动:让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脚的关键语句,再对照文本动手绘制 “茎、叶柄、爬山虎的脚”。随后邀请学生上台展示画作,全班共同评议修改,马老师结合实物图片解析 “枝状细丝”“蜗牛触角” 等关键词,让学生在 “读 — 画 — 评” 的过程中,将文字转化为具象画面,精准把握文本细节。
课堂难点突破环节,马老师通过播放爬山虎攀爬的动态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 “爬” 的过程;随后组织 “动画解说” 活动,让学生结合课文语句为动画配解说词,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针对 “爬山虎怎样爬”,马老师引导学生圈画 “触、变、巴、拉、贴” 等动词,对比 “巴” 与 “粘”“贴” 的差异,辨析 “一脚一脚” 与 “一步一步” 的不同 ——“‘一步一步’是脚交替移动,而‘一脚一脚’是长新脚再巴墙,这正是叶圣陶先生长期观察的结果!” 马老师的讲解,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更渗透了 “细致观察、长期积累” 的写作理念。


第二堂课:董沁旋老师《习作:生活万花筒》—— 以 “生活” 为源,搭建写作支架
四1班的董沁旋老师执教《习作:生活万花筒》,董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环节设置环环相扣,教态亲切自然。首先,董老师由万花筒引入生活,让学生来说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情,并给这件事起一个有趣的题目,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引导学生学会梳理故事的发展顺序,先写一写,再讲一讲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最后,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共同探讨如何详细描写经过,总结方法,让学生动笔写一写,通过自己动手写作,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效果。

